11月20日,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在成都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
“高等院校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拥有丰富的人才培养资源、技术发展资源、文化服务资源和科学研究资源,是推动深化四川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动力。”在全会分组会议上,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书记王洪辉表示,推动四川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校地之间可以在人才培养、技术转移转化、文化创新发展、社会治理等诸多领域展开广泛且深入的合作。
当前,西部地区部分县域产业结构单一,缺乏配套服务和供应链,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等更新缓慢,导致产业承载能力不足、产业升级转型困难。王洪辉认为,提升县域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并对此提出四点建议。
“首先,要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合本地特点,以小型化、分散化、生态化方式为主,降低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王洪辉认为,在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上,应积极探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基础设施水平,发展智慧县域。以四川轻化工大学所在的自贡市举例,近年来,积极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抓手,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促进关键设施城乡同质同标。
“第二,留住县域现有人口。”王洪辉建议,大力发展县域产业,千方百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返乡人员就地就业并提升工资待遇和福利条件。要以普惠可及、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留人。要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域综合服务能力,增强乡镇公共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城乡教育联合体、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加强民生保障和救助扶助,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统一。
“第三,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王洪辉建议,要立足县域特色产业基础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创业成本,提供优惠政策和税收支持,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来到县域发展特色产业。比如,自贡市明确了“一区县一品一主业”的发展理念,“四区两县”各有特色产业,具体效果就是实现了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城乡一体的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第四,就是着力产教融合创新,夯实城乡产业发展基础。”王洪辉说,要支持高校联合地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不断深化高校与地方在技术、人才、成果、项目等方面的“联姻”,助力城乡产业提质增效,如“四川轻化工大学与自贡市人民政府共建了‘预制菜产业学院’,打造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条,推动技术的产品化,为城乡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要激励高校科技能力地方性转化。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地方高校以‘人+技术’形式打造‘科技小院’‘专家大院’‘科技服务超市’等农技服务,打通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王洪辉举例,四川轻化工大学与富顺县共建了校地合作平台“博士工作站”,以专业对接产业或项目,导入与地方乡村产业布局相适应的产教融合新业态,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应用价值的决策咨询报告。目前正在推进“新时代百名博士进富顺”挂职活动,为各乡镇在技术推广、项目转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服务。
“要创新校地人才流动共享机制。”王洪辉介绍,要锚定城乡产业发展目标,推进政府、高校、企业融合创新体系构建,整合人力培养、科学研究、知识生产、资本运行等创新资源,建设县域创新优势集聚平台,为城乡融合创新提供制度保障,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探索人才流动共享机制,建立灵活的“双聘”或“共享”的人事聘用管理制度,促进企业人员到高校参与基础研究,鼓励高校人员到企业从事应用研究。
【编辑:admin】